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履职依据 >> 政策文件 >> 正文
索引号 gxqwhtyly/2020-0000021 发布机构 高新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办公室
公开目录 惠民政策 发布日期 2020-05-13
成文日期 2020-05-13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高新区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
高新区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旧动能转换“十优”产业培育计划、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升高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消费新动能,引导、扩大全区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高新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市场影响再上新台阶,根据《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四届临沂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要求,现就做好高新区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文旅融合·惠享生活

二、活动名称和时间

(一)名称:高新区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

(二)时间:2020年6月—10月

三、活动目的及原则

以推动文化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建设“文化高新”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消费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引导文化旅游消费行为,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丰富文化旅游消费业态,发挥文化旅游消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望,成为文化旅游惠民利民的新力量。

政府引导。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文化旅游消费理念,培育良好的文化旅游消费习惯。推动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调整,着力建立引导和扩大文化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

整合资源。充分整合现有公共和市场文化旅游资源、相关行业部门消费资源、不同区域消费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市场运作。突出市场导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依托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和优质便捷的服务吸引消费者。

普惠大众。大力开展群众性惠民文化旅游活动,增加多样化供给,引导消费升级。通过发放文化旅游消费券,采取财政直补消费者、商家优惠折扣和社会支持等方式,让文化旅游消费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四、活动内容

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通过构建“五大板块支撑、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旅游活动体系,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文化盛宴。

(一)消费季启动仪式

时间:2020年6月21日

地点:马厂湖镇卧虎山田园综合体

(二)五大活动板块

1、村风乡韵采撷。以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开展书画戏曲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系列活动,举办桂香小镇灯光节,组织文化团体创作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文艺作品,依托文化大院、文体广场、乡村大舞台等农村文化阵地开展文艺惠民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惠民“盛宴”。

2、文旅赛事展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举办高新区首届“最美临沂高新区”抖音短视频大赛、庄户剧团优秀剧目展演。

3、文旅创意创新。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众文化生活为出发点,整合区内桂香小镇、钱王祠、卧虎山、曹家峪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举办高新区卧虎山首届啤酒节线上线下惠民消费活动和桂香小镇灯光节活动,重点打造乡村游、红色游、民俗文化游等主题旅游活动。

4.数字文化畅享。以数字文化虚拟现实体验活动为主题,开展“云上文旅·惠享生活”齐鲁云平台、临沂文化和旅游服务云平台推广使用活动,积极发动区内文化企业在平台注册发布产品,通过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资源,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5.人文素养提升。以提升广大居民人文素养为重点,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依托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举办“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书画公益培训班、书画进校园等活动。

(三)线上线下平台立体联动

线上通过临沂文化和旅游服务云平台,推介加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线下依托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广场、消费季活动现场、书店等载体开展各项文旅融合活动,引导建立文化旅游消费良好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镇街共同做好高新区2020年文化惠民消费季有关工作。成立高新区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保障文化惠民消费季各项活动有效落实。

(二)加强资金保障。统筹有关文化资金用于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为文化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展提供保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文化惠民消费活动资讯信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四)加强安全管理

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针对参加人员较多的大型重要活动,举办单位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安全保卫、组织疏散、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参加活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