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又实施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农村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道路交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改善,给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再加上“摩托车下乡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摩托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三轮摩托车因其农忙时节可以用作运输农作物、冬季可以用来拉客赚钱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受到农村群众的青睐,逐渐成为农村群众用以生活及维持基本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农村内逐渐出现了一大批三轮摩托车从事拉客营运。这些三轮摩托车因为收费较低,拉客、拉货方便,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但与此同时,三轮摩托车在给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的成因及危害性 (一)三轮摩托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漠。大多数的三轮摩托车驾驶员因为受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上路拉客,特别是在人多、客源多的情况下,他们不顾别人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依然我行我素,进行拉客,笔者发现,在学校每周五放学时,看到一些三轮摩托车驾驶人都在学校门口等着,一有学生出来,他们就争着抢着往自己的车上拽,有的三轮车一次竟然拉10多个学生,让人看了心有余悸,无不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捏一把汗。他们的交通意识匮乏,交通法制观念淡薄,重效益、利益不讲交通安全,驾驶作风差等等都能成为直接影响交通安全、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三轮摩托车安全性能存在问题。大多数三轮摩托车大都经过车主的私自改装,有的焊装棚架或车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有的改变档位、加大轮提高车速,有的更换大的发动机增加马力,有的甚至使用报废的机动三轮摩托车,还有一部分新的三轮摩托车不在国家生产目录,一出厂就是不合格产品。因此上述这些车辆参运其安全性能大打折扣,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当这些车辆行驶或遇到紧急情况势必引发交通事故。 (三)三轮摩托车超员现象严重。每逢乡镇大集之日超员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地区的群众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去赶集,由三轮摩托车比较廉价,坐一次一元钱,比坐客车便宜,而且方便,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喜欢乘坐三轮摩托车,车主受利益驱使,一辆三轮摩托车载人比小客车都多,这样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隐患。 (四)基层中队警力严重不足。当前基层交警中队的警力严重不足,一个中队只有2-3名正式民警,不仅要管辖几个乡镇,上百个行政村的车辆及驾驶人管理,还要负责道路巡逻执勤、交通安全宣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等等,对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致使出现了一些交通安全管理漏洞。由于三轮摩托车的灵活性和线路的不定性,使警力严重不足的基层交通民警在管理上防不胜防,交通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触及不到的路段和区域。 二、对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的整治及对策 (一)加大巡逻管控,依法严查严处。交警部门针对非法营运三轮车活动规律,制定整顿实施方案,科学安排警力,进一步加强路检路查和道路巡逻管理,特别是加大早、中、晚三个时段和客运高峰时期的道路管控力度,扩大巡逻管控范围,对路面上的三轮车违法载人的发现一辆,查扣一辆,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在非法营运三轮车较为集中的地区和时段进行集中攻坚,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为创造一个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而共同努力。 (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要继续以“平安行·你我他”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乡镇政府、中小学校和村级组织的主宣传阵地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的原则,在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中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并利用农忙时间,走到田间地头,充分利用专栏、展板、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在非农忙时间,要利用电视、广播、板报,要结合各项专项整治工作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使三轮摩托车驾驶员积极参与交通管理,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共同创造一个畅通有序、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三)以“车管联动”工作为契机,建立“车管警务联动”工作台帐。为加大对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的整治力度,在辖区内形成强大的整治态势,积极与辖区派出所配合,共同建立“车管警务联动”工作台帐,要求派出所人员要对照辖区内需排查的三轮摩托车及驾驶员相关数据清单,逐村逐户进行排查,逐一建立工作台帐,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同时要发挥各村治保委员作用,对村民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宣传教育,向村民阐述无牌无证、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的危害性,并要求各村治保委员对发现本村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及时与交警部门联系,确保将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