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履职依据 >> 政策解读 >> 本级解读 >> 正文
索引号 scjgj/2018-0000020 发布机构 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目录 本级解读 发布日期 2018-04-27
成文日期 2018-04-27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解读
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解读

4月24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方案实施情况解读如下:

一、方案制定背景

为了有效预防和有序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更好地落实我局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架、职责分工和基本任务,规范应急信息报送、突发事件应对流程等事宜,根据上级部门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相关应急预案,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二、突发事件的定义

方案所指应急管理工作是在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市场监管安全事件;因其它重大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波动,以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消费权益和经济秩序稳定的紧急情况;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然发生性,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或可能影响全局正常工作秩序,损害或可能损害人身及公共财产安全,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紧急处置的特殊事件;以及具有群体性、苗头性、倾向性,可能造成较大社会负面影响的市场监管舆情事件。
    三、突发事件的等级

为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响应,按照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根据《高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般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对那些相关危害已发生,但危害涉及面和严重程度尚未够上启动一般(Ⅳ级)以上应急响应的突发事件,本办法通称为普通市场监管突发事件。

四、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落实属地责任,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分级组织应对工作。

(二)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局各科室和市场监管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按照职责分工,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急准备。着力加强风险监测和防范,及时排查突发事件隐患苗头,防患于未然。
(四)科学评估、依法处置。有效使用风险监测、风险会商、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科学手段和技术装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好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局成立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应急体系建设和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指导协调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一般食品药品突发事件以及特种设备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在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较大、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

(二)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设在办公室,履行各类市场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信息汇总、督查督办职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局相关科室和市场监管所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指导各类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保障等能力建设;负责应急处置重要信息的统一发布;牵头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工作;负责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和重要应急处置工作的督促检查;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应对工作需要,可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并随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各专门领导小组组成名单另行发文明确。

(四)市场监管所应设立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机构,明确相应工作职责,迅速、有序开展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

六、主要工作任务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含监测、会商、预警等)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保障机制、评估引导机制等。
3、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指挥决策、应急值守、应急检验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调查、总结评估、责任追究等覆盖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各环节的程序、办法等。
(二)突发事件防范与信息报告
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严格按规定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重点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重要纪念日等各类市场监管突发事件易发、高发期的值班工作。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报送相关信息。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做好先期处置工作。责令事发单位立即停止相关生产经营活动,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控制问题产品及可疑产品等。

2、应急响应及响应的升级、降级和终止。及时启动预案,向上级报告事件信息,追踪问题产品来源和流向,事件原因、责任调查,问题产品检验检测,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等工作。
3、后期处置。危害情况统计分析,事件处置情况总结评估上报,先进表彰或责任追究,相关制度完善。
(四)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包括监测预警、快速反应、统筹协调、舆情调控四种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网络;加快应急装备配置,提高应急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等。

七、应急信息监测处理报送规程
包括上级领导对相关突发事件的批示、系统内上报的和有关部门通报的突发事件信息、省局和市局交办、局投诉举报“12345”、“12315”、“12331”、“12365”收到的各类安全事件信息、日常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信息及其他渠道获取的应急信息等。

八、监督管理

要求各科室、所组织好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演练活动及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

1、严格追究信息瞒报、迟报、漏报责任各科室、所未依照相关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要依法给予主要责任人行政处分。

2、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对未按照区党工委、管委会应急预案要求,不积极配合,推诿扯皮,严重损害市场监管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严格追究工作不力干部的责任。对因监管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或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