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报头条》刊发《临沂高新区:产业有热度 社区有温度》,报道我区产业社区相关经验做法。《党报头条》是由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全国党报党刊集群的移动端宣传阵地。
山东临沂高新区:
产业有热度 社区有温度
“能够受邀参加产业社区职工的婚礼并担任证婚人,我感到特别激动和幸福,这是企业对我们社区工作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在临沂市欧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两名职工的婚礼现场,龙湾电子产业社区党委书记徐启云很激动。
真心付出赢得信任,干成实事收获群众口碑。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临沂高新区立足园区发展需求,在全市率先探索产业社区模式,相继成立了龙湾电子产业社区和龙腾高创孵化产业社区。一年来,产业社区坚持“像服务社区一样服务企业,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职工”,以企业诉求为导向、以企业满意为目标,积极回应企业关切、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用实干拉近产业社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赢得了群众好口碑。截至目前,产业社区覆盖非公有制企业240家、职工1万余人。
织密组织架构
以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通过成立实体化运行的产业社区党委,整合红领书记、社工等队伍力量,我们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有了有效载体,工作推进更有抓手、力度也更大。”临沂高新区中心城区管理办公室党委组织委员徐祗光说。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组织体系的做细做实,是临沂高新区成功探索产业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截至目前,临沂高新区整合红领书记、社区工作者、党建指导员、企业工长4支队伍,累计选配114名工作人员,构建了“区党工委—中心城区党委—产业社区党委—企业党组织”4级组织架构。借鉴城市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导国企、金融、医院等各类资源主动融入社区共治的产业社区党建格局。
建强服务矩阵
助企业诉求“直达快办”
“参加‘企业会客厅’活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与行政审批等部门进行面对面交流,解决项目申报、手续办理等问题,产业社区的贴心服务,让我们企业可以安心发展。”临沂安华十方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甲东对所在产业社区组织的“企业会客厅”活动很满意。
“通过与企业‘面对面’问需,协调解决手续办理、物业服务等实际问题,产业社区党委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近了,企业对党委政府也更信任了。”临沂高新区中心城区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徐肖说。此外,区纪委还选派了纪检监察专员,下沉产业社区,设立并公布纪企直通码,持续护航优化社区营商环境,园区和谐感、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公司一直面临招工难题,在产业社区‘工长接待日’上,社区党委了解到我们缺乏技术人才的困境,联合职能部门搭建了‘春风招聘会’平台,让我们快速匹配到专业人才,现在职位已满,还有求职者陆续打电话咨询。”山东朗森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之远对龙湾电子产业社区表示感谢。
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只是临沂高新区产业社区坚持党建惠企、服务暖“新”的一个缩影。为了准确把握企业诉求,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临沂高新区探索建立了共建共治、工作准入、吹哨报到3大机制,成立“火炬红”服务团,深化产业社区“企业工长”接待日制度,集中精力做优党群、助企、平台、配套4大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增值服务高度集成。据统计,依托产业社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点,通过帮办代办的方式共下放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社区事、社区办”。
打造品质社区
促产业生态“共建共享”
“适合年轻人的社团和活动很丰富,我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职工运动会、篮球比赛等,我在这里工作更有归属感了。”春光科技集团职工刘洋对产业社区举办的活动点赞。
社区治理有“温度”, 居民生活有“质感”。临沂高新区实施社区品质提升行动,建立社区工作驿站,与周边商住小区、社会场所共建共享党群服务阵地,形成“10分钟”社区服务圈,同步配套24小时便利店,暖蜂驿站、社区食堂等,为居民提供便利,也增加了社区的烟火气。同时,通过开展“夏日送清凉”、义诊进社区、“假期小课堂”等系列活动,真正为职工解需求、办实事,不断增进产业社区企业职工归属感、认同感。
“夏天马上到了,我们正在筹备第3期产业大集,已经邀请了区内制造业、食品行业等60多家企业进行产品展销,大集设置美食购物、文艺表演、亲子互娱等专区,预计每日人流量达上万人,目前展销摊位已经供不应求。”临沂高新区龙湾电子产业社区党委委员杨文磊说。赶大集,促消费,产业大集既帮助企业搭建了展销平台,也点燃了城市夜经济,这是一场产与城的“双向奔赴”。
据统计,临沂高新区新成立的两个产业社区,一季度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9%。当前,“党建”“产业”“人才”在临沂高新区已经汇聚成一支最具活力的澎湃力量。以产业集聚人才,以社区强化吸附,临沂高新区正努力建成人、产、城融合共生的产业社区,进一步做实助企服务、做优园区品质、做强产业生态。
通讯员:戴圣辉、徐晴晴
来源:党报头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