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zzb/2018-0000074 发布机构 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公开目录 公共企事业单位 发布日期 2018-02-21
成文日期 2018-02-21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罗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临沂罗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备

以注重备课的实用性为终极目标。严格备课要求,认真抓好备课各环节的落实。扎实抓好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的教法和学法,力求形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生动学习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备课的方式方法

1.担任语数英学科教师采用电子备课加书头备课,教龄不满3年的新教师必须使用纸质备课;3年以上6年以下教师需使用云平台进行电子详案备课;6年以上教师使用云平台备课;前期因年龄原因申请不使用云平台备课的老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备课形式(如纸质+书头、电子+书头、纸质备课)。所有教师必须精心备课,教龄六年以下的教师必须备详案,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教龄六年以上的教师要重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备课必须课时齐全,作文指导与讲评、作业(试卷)的讲评等都要有备课;一课一案,内容详实,格式规范;做到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教学反思至少一周一篇(全学期不少于15次)。备课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机械照抄照搬,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现象的发生。课件准备必须精细,实用,新授课必须准备课件,其他课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排。

2.书头备课:在教材的空白处进行分析、勾划、批注等,要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教师要用好教师用书,研读时可以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难点,努力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到课堂教学中。

4.担任考查学科(专职教师选择自己一个重点年级:新任年级、起始或毕业年级、带多班级的年级)采用电子详备,其他年级采用书头备课加教师用书勾划,且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兼职教师采用书头备课或采用电子备课。要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备课具体要求

1.新学期备课具体内容包括备课标、全册、单元。

2.单元备课重点研备下列环节:

①单元教学目标。

②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③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简要分析。

④单元教法。

⑤课时分配(包括总课时数及各课时教学内容)。

3.课时备课

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课时备课教案。教案要规范认真,基本环节齐全;内容要详细、具体、科学、实用,体现教法学法设计、电教手段。具体如下:

每位教师须按照规范步骤编写教案,即:课题(数学学科还须注明页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根据各学科具体要求撰写。其中教具和板书两个环节教师根据需要取舍。

4.电子备课管理:电子备课上传智慧云平台电子备课系统内统一的格式。严格排版,题目要准确,注意电子材料归类(分学科、分年级、分类别,按标签),教案字体要求:课题为三号仿宋加粗居中,各项标题为四号黑体,正文为四号仿宋,首行缩进两字符。注意上传备课时间,要有二次备课的痕迹。

5.做到备上一致,推门听课时如发现上课与备课不一致者,认定为教学事故,本次计零分。

各项常规要求以区教学常规为准,凡不符合上级要求的,一律报学校审批后实行,并进行备案。

二、上

1.教师进入课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实现“五个转变”: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方法上,由“填鸭式”转变到“启发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

2.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课堂上,教师要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得体,不许穿拖鞋、短裤、背心上课,不准坐着上课。上下课师生要互致问候与道别;杜绝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手机、上课抽烟、中途离开课堂、上课迟到、课堂放任、教师坐着讲课等影响校容校貌的现象发生;杜绝拖课现象,对经常拖课的老师要进行教育引导。

3.严格执行“3分钟候课”制度,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缺席原因并报告学校教务处。

4.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计划进度上课,无教案不得进教室上课,练习、测试时教师要跟班,不得让学生放任自流。

5.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6.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坚决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学校制定班级教育教学日志,每班确定班委记载每天老师上课的情况、教师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的情况,作为对老师上课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作

规范作业设计与批改,坚决杜绝陈旧、重复、过量、过难、过易设计作业和不批改、不讲评现象。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层作业,提倡布置能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多形式、多类别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在知识巩固、反馈矫正、兴趣培养、智力开发、能力提高等方面的作用。作业批改要及时。

(一)作业布置

作业本统一、整洁,学生书写认真,作业格式统一。

1.课堂作业:

语文作业保留基础训练、配套练习册、大作文(写话)、小作文、读书摘记(班级小报记为一次)、周记。语文课堂作业一二年级每课一次,三至六年级用配套练习册替代课堂作业,一课一次,全批全改;大作文一单元一次,跟上课本进度;读书笔记三至六年级两周一次。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8篇(不含考试作文,可以根据教材编排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小作文训练,每学期不少于10篇。

数学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基础训练、配套练习。数学课堂作业尽量每课一次,最低限不得低于高新区下发的标准,每次作业写清作业时间、第几次。

英语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基础训练、配套练习册,作业次数按照区教研室要求设置。

三至六年级品生品社、美术(欣赏课除外)、科学每课一次,可用基础训练替代课堂作业,批改及时。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努力当堂完成。

2.家庭作业:每天的作业总量要严格限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3.实践作业:每学科每学期低年级至少1次,中高年级至少2次。

4.纠错作业:每学科每位学生建立纠错本,对每日学习内容选取易错、难点进行专项梳理记录,巩固纠错效果;语数英学科教师建立错题本,针对每次作业、基训、配套、单元测试题讲解中,学生易错题、难点题等进行汇总,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二)作业批改

1.批改要求: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规范,注明批改日期,批改字迹要规范、工整、清楚,体现示范性。所有作业(试卷)必须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教师进行二次批改——此为业务检查的重点。提倡写鼓励性、人文性批语,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交流师生情感的园地。

2.批改符号:作业批改采用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等级采用“A.B.C.D”,激励性评语鼓励各班创新。

3.批改数量:语文课堂作业、配套练习册、基础训练、单元自测(每单元一次)教师全批全改,读书笔记不限批改形式,全批全改;数学及英语课堂作业、配套练习册、基础训练、单元自测(每单元一次)教师全批全改。学生的订正和教师的二次批改是业务质量的重点。

4.书写质量:各学科加强学生书写指导的力度,注重学生课堂作业、配套、基训中的书写分的评定,分别以(5分、3分、1分)予以评定。

作文批改要求

作文批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相互批改(三人以上,批改后签名)侧重:字、词、句、标点的批改。

第二阶段:教师批改(注明批改时间、日期、等级)

眉批:基础知识应用: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标点符号、错别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病句、关联词语不当、修辞手法等情况都应作详细的批阅;

阅读知识应用:学生作文详略是否得当、段落是否分明、顺序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充实完整、中心是否突出、书写是否规范整洁等情况应随时指出;

教师润色批改:对学生作文中用词不当、修辞运用、内容不够充实完整、开头结尾不够好等情况,教师应施以适当的润色;

总批:针对以上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发扬优点,指出不足,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等级符号、批改日期齐全,教师书写要工整规范。

第三阶段:整理批改。学生针对教师的批改和批语进行朗读纠正,必要时多朗读几遍,然后重新整理,整理后教师在进行二次批阅,对差生作文必要时可以用以上方法进行多次批阅。

  1. 批改时间:批改要及时,下一节课上课之前,必须批完并下发给学生。

  2. 小作文批改:多种形式,教师至少批改1/4

    四、单元检测

    每单元新课授完后要及时进行考试巩固检查,同年级同学科做到考试时间统一、试卷统一、阅卷统一。课任教师如实统计学生的成绩,撰写质量分析时要认真反思,查找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并作补偿性练习。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工作,不仅帮助学生改正错题,更要指导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应用。教师做好试卷的二次批改工作并及时反馈,年级组召开质量分享会,讨论分析班级之间的总体成绩差异及原因,做到“有困惑,共商讨;有经验,齐分享。”确保年级成绩整体提升。

    五、听课、观课与评课

    学校每位教干要随堂听课。每次随堂听课后同时检查备课和作业。每学期对听课情况至少汇总2次,及时分析诊断。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每学期对观课情况至少汇总1次,及时分析反馈,校级领导每学期观课不低于5节,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观课不少于10节,教师每学期观课不少于5节。以上听课、观课前应了解执教老师的教学内容,带着问题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如没有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不能为应付检查而抄别人教案或他人听课,若查到不实者,将按赋分标准严格扣分。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性听课不得无故请假或缺席,否则按旷课论处。听课后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既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疵。执教者要认真做好评课记录。

    六、辅

    (一)总体要求

    辅导是因材施教的必要措施,是培优扶弱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辅导的形式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针对部分学生的小组辅导和针对个别学生某些内容的个别辅导。不论哪种辅导形式,都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确保实效。

    集体辅导不能占用学生自习课,变成学科间争夺时间的手段;自习课只准个别辅导,不准面向全班学生讲授,不准要求学生学什么学科;不准以辅导为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向学生收费。

    (二)基本内容

    注重后进生转换。各班有辅导计划和名单,转化重实效。

    1.对课堂教学、课间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2.对作业、单元自测、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组织部分或个别学生予以指导、补缺。

    3.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教师应热情指导,不应拒绝。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耐心,不轻言放弃。

    4.对通过正常手续而缺课的学生,所缺席的课,应由该科任课教师进行补习,学校鼓励教师上门辅导。

    5.每学科针对班级学生实际,确实3—5名后进生,每周进行不少于1次的专项辅导跟进,注重辅导内容布置的科学合理性。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