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概况 >> 正文
索引号 20180425-100706-965 发布机构 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
公开目录 工作概况 发布日期 2018-01-30
成文日期 2018-01-30 效力状态 生效中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对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以便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公众对项目的态度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概况

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高新区罗西街道的西部,项目用地符合罗西街道办事处总体规划要求。

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采用“街区—地块”二级层次的划分体系,以设施设置最佳、资源配置最优、服务高效便捷、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园区。尊重本地的自然生态条件,立足特有的环境资源约束条件,构筑与区域相协调的生态系统。科学选择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严格的政策管理辅助,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科学布局与有效运转。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控制三废排放,坚持生态建设、绿化景观建设、知识经济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规划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保证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规定能够顺利实施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规划管理和深入的规划实施预留了余地。

规划范围:东至西外环,南至湖北路,西至山前路,北至兴盛路,总面积约341.74公顷。

根据高新区的规划定位,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区”的空间结构。一心:在园区产业服务核心(办公商务核心),带动园区发展。 两轴:以湖北路和西外环为主要轴线。两区:基地划分三类工业区、一类工业区。

规划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绿地和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

二、委托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概况

委托单位:罗西街道办事处

地址: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联系人:赵主任

联系电话:15335399668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

单位名称: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位资质:乙级

单位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与蒙河路交汇处金玉山大厦第24层

项目联系人:李工

联系方式:0539-7205521

邮箱:lyhksywek@163.com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主要工作程序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调查分析,并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咨询工程技术人员等,基本掌握与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环境相关的因素,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预测、评价规划实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在此基础上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便为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按照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预测和评价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对当地环境空气、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的影响,对临沂市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的布局及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园区内规划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园区内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等进行分析,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调整方案和污染控制措施与对策。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四、公众参与意见的主要事项

1、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向建设单位、评价单位提出项目环保可行性意见及要求。

2、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提出完善项目环保措施、防止项目污染的意见和要求。

3、在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初稿后,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将再次进行公告。

4、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在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完成后,查阅报告书全本(除保密外),了解情况。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将提供方便或解答。

5、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将认真听取公众意见,科学、公平、公正、合法地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及方式

公众可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日内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方式等向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地方政府及其环保主管部门提出。

 

                                                罗西街道办事处

                                                 2018年1月30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