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高新区抓住临沂大学李道勇教授挂职科技副职和临沂大学省派“四进”工作组进驻契机,通过建立联合调研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双向沟通机制、城校融合机制四项工作机制,最大化发挥科技副职作用,促进区校合作深入开展。
联合调研机制。围绕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副职带队开展“企企到”调研,全面掌握企业人才、技术、平台等情况,累计走访企业213家,征集人才需求125项、技术需求86项、博士挂职需求21项,实现引才工作和校企合作有的放矢。


联席会议机制。高新区与临沂大学建立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科技副职担任召集人,临沂大学组织部、学工部、科技处、社会服务处、教务处及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科技发展局、经济贸易局、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龙湖软件园管理中心等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牵头组织部门,定期召开会议,推进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战略合作事项。目前已召开3次,调度工作12次。


双向沟通机制。科技副职作为桥梁,对校推介高新区重点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对区推介临沂大学对口院系的人才及科技成果,助推校企合作。高新区及重点企业到临沂大学召开专场招聘会、推介会6次,科技副职联系临沂大学人才到高新区对接120余人次,促成春光集团、龙立电子、中拓生物等重点企业与临沂大学达成合作30余项。


城校融合机制。以创建省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目标,由双方筹建临沂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依托高新区创新创业政策优势和临沂大学人才技术优势,以投资26亿元的科技人才港为核心园区,以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临沂科技创业园、龙湖软件园、龙湾加速器等为协同园区,高水平建设临沂大学科技园,优化“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高校+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共同体,2020年大学科技园计划培育高企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0家,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高学历人才50名,建设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5个,转化大学科技成果2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