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55家恢复供电生产 65家紧张整改完善 罗西街道企业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大见成效
   发布日期:2009-10-01

  亿鑫化工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后,罗西街道深刻汲取事件教训,迅速行动,认真落实市、区企业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查丑、揭丑、治丑,“地毯式”排查、“铁手腕”整治,扎实展开了一场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歼灭战。共排查整治各类企业271家,拆除“十五土小”企业43家,采取强制停电停产整顿措施企业33家,责令停产整顿企业40家,限期整改企业142家。通过整治,已有23家强制停电停产企业整治合格,恢复供电生产;32家停产整顿企业基本整治合格,恢复生产经营;106家限期整改企业整改合格,正常生产;65家企业正在紧张整改完善之中。
  一是企业排查整治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街道成立了4个排查小组分赴到村,指导帮助各村按“村不漏巷、巷不漏户”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查、登录调查表等形式对全街道企业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基本情况进行全覆盖、无缝隙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各类企业179家,其中“十五土小企业”20家。彻底摸清了辖区内企业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的种类、数量及状况,掌握了企业环评、安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情况,为全方位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重拳整治风险隐患、注重实效。本着坚决不能再要污染的GDP的理念,罗西街道对照风险隐患整治标准和企业实际,按照“改造一批、监管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总体要求,重拳出击,先后完成了对4家化工、造纸企业停产和22家建陶、日用瓷、化工、造纸等企业共38处排水、排污口封堵任务,彻底关停拆除了“十五土小”企业43家,对管委决定强制停电停产的23家企业采取了强制停电措施,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企业分别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停产整顿通知书。整治过程中注重突出治本措施,通过制定“雨污分流、集中处理”等整治参照标准,加强整改指导、规范整治行为,增强整治效果。
  三是严格落实五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夯实责任。街道重新调整充实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市、区企业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方案,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各办委分工包工作区、包村、包企业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在与各村、企业签订环保责任书的基础上,又责令村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十五土小”企业排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签下了保证书;街道两委成员分工带领办委人员,对强制停电停产的企业实施24小时监控,不定时检查,对检查出的3家私自使用自备设备发电、恢复或部分恢复生产的日用瓷企业进行了及时有效制止,将发电设备强行拖离或将主要部件强行拆除扣押。同时各工作区、村负责加强对已拆除43家“十五土小”企业的监控,防止死灰复燃。
  四是部门联动职能互补、提高整治效果。对排查中发现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一方面按照管委要求认真落实整治措施,另一方面将整治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争取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印制“罗西街道项目企业环境保护审查登记表”,建立了企业整改、自查、申请、村核实、分管领导确认、街道审查、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等层层负责的严格工作流程。对已经达到整治要求的55家强制停电停产及停产整顿企业,适时做出了恢复供电生产的决定;对整改缓慢、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整治要求的企业,继续采取停电停产措施;对消极整改,私留排污口、治污设备不能正常运转、问题仍较严重的7家限期整改企业,作为第二批采取了强制停电停产措施。
  五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防微杜渐。一是对风险隐患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建立长期跟踪监控机制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企业制度,坚持属地管理;二是责令街道经贸委、环保所等相关单位加强对风险隐患企业的日常巡查监管,尤其是涉水、危化品等企业的监控,严查偷排、偷倒污水现象;三是建立环保保证金制度,对存有环境风险隐患的企业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型,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督促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要求和措施;四是建立污染源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打击偷排偷倒废水废气等环境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五是加快现有行业企业的改造提升、产业整合,通过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改造、新上和完善治污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减排;六是努力做好“退二还一、推二进三”的产业调整文章,彻底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支持产业向农业和商贸服务业转移;七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优势产业项目,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从根源上减少、直至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下一步,罗西街道将进一步推进企业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认真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五级责任制落实、停产企业监控、整改企业监管、工商税务登记、安全隐患整改等方面再施“组合拳”,彻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构建生态罗西、和谐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