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日常监管夯责任 长效机制重落实 罗西街道企业排查整治转段再发力
   发布日期:2009-12-03

  高新区企业排查整治工作转段会议以来,罗西街道按照管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研究制定长效机制措施,通过强化一支环保队伍建设、夯实三级基层基础责任、开展五部门集中“回头看”、落实九项长效工作措施,扎实推进转段工作开展,实现了企业排查整治工作的连续对接。
  一是精心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日常监管队伍。调整充实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尤伟生同志直接分管环境保护工作,明确由一名副科级干部主管环保工作,保证领导力度到位;选拔工作责任心强、能力突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任环保所长,调整充实5名环保工作人员,并在每个村确定了一名环保工作联络员;在财政状况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资6万余元,为环保所购置了一辆工作专用车,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橱等办公用品,安装了专用电话;同时注重加强对环保所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排查整治队伍。
  二是全力夯实三级基层基础责任。着力夯实企业、村庄和街道相关部门的责任体系,街道办事处分别与所有25个村、271家企业和有关部门签订了《企业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责任书》,形成了以相关部门和街道为监管主体、村庄直管、企业自律、集中联合整治的日常工作格局;同时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各办委分工包片、包村、包企业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在区分工包促30家企业的基础上,将整改合格后可能有隐患反复的51家企业列入街道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促范围,坚持每周调度一次企业排查整治情况,做到警钟长鸣。
  三是协助五部门“回头看”整治措施不手软。始终保持排查整治的高压态势,坚持不间断高密度日夜巡查制度,认真落实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工作区、村切实加强属地管理,坚决杜绝“土小企业”死灰复燃,严防任何较大污染事件的发生。重点排查梳理出20家涉水和整治未完全达标的企业,充分借助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积极配合区联合执法组深入企业再次把脉会诊。对发现存有问题的17家企业,再次提出了限期整改措施;对问题比较严重的1家企业下达了停产通知,并进行了相应处罚;对不能完成整治目标、消除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的8家直接燃煤企业列入了“黑名单”,采取强制措施阻止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迫其拆除和转产。
  四是九项措施筑牢长效监管防线。一是建立了部门互动工作机制。成立了综合协调办公室,保证办事处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对企业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互相通报预警,提早防范、提早介入;二是长期坚持新上项目报告制度。企业新上的生产线、技术工艺改造、添置生产设备、新建企业等项目,都必须逐级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实施,掐断新增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源头;三是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促企业制度长期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长期坚持,对风险隐患较大的企业实施长期跟踪监控;四是长期坚持环境保护污染源有奖举报制度。发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惩偷排、偷倒污水行为,肃清违法排污现象;五是继续坚持环境保护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积极整改完善;六是加快现有行业企业的改造提升。通过日用瓷、建陶等行业以天然气为中心的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新上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排污;七是切实做好“退二还一、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文章。鼓励和支持已经拆除或停产的企业适时转产,向农业和商贸服务业转移;八是实施造血工程。充分利用罗西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价格运作优势,划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园区,着重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项目,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从根源上减少、直至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九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在积极协助管委做好南涑河、老龙沟污水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的同时,计划沿河建设绿色生态长廊,在西部山区强化涧头小流域治理,实施“大植树、大植被、大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