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高新区作为全市科学发展的先行者,紧抓机遇,科学谋划,把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目前,以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制造及太阳能综合利用为突破口,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高新区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绿色“增长极”,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正在加速培育。
自2008年区划调整以来,高新区高端起步、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产业政策支持、产业规划引导等政策,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并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综合利用、电动汽车等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重点,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世纪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沂星电动汽车、中法立群太阳能、三普新能源和目前正在筹备组建的太阳能家电检测中心等一批在新能源方面具有相当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云集于此。抓住新能源发展的重大市场机遇,近几年,高新区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产业发展为核心,实现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和示范应用“多业并举”,招商引资与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两翼齐飞”。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有近20家企业涉足该产业,实现投资额1.8亿元,实现产值3.08亿元。
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实力。目前,高新区已经形成以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基础研究,以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的工程化研究,和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依托的产品规模化生产,基本形成了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高新区也是全市新能源产业研发机构和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批对行业发展起到带动和支撑作用的新能源龙头企业也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新区始终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园业服务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去年制定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规范部门服务的“二十六条”政策。为推进科技创新营造出更宽松的环境,高新区制定出台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工作要点》和《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园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这些政策,高新区在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等技术平台建设,形成研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拿出150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战略人才引进基金和孵化器发展种子基金,针对企业技术研发、专利发明、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以及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高等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服务体系方面,高新区通过引进知识产权服务、金融管理服务、外商投资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运营水平和效率。
以公共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整个产业发展,这也是高新区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新区正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完工,将会满足涉足新能源产业的企业从初创、成长和产业化等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并能带动形成以尖端技术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端产业聚集步伐,有力地推动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朝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跑者”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高新区拟用3至5年的时间,力争将高新区建设成为辐射整个鲁南地区的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和重要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产品和工程项目,攻克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