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项目比作飞机,那么园区就是承载项目的机场。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出园区的本质,就是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和平台效应。今年以来,高新区加快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推进新兴产业聚集,加强生态保护,着力抓增长,重点抓招商,突出抓规划,确保了园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积累着更大能量。
走进高新区西部新兴产业园区,处处洋溢着阳光的气息,迸发出浓烈的创业激情。整个园区内,推土机、压路机、运料车……一辆辆、一排排,忙得不亦乐乎。整个园区就是一处建设工地,均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随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初步形成了“四纵两横”的道路框架。同时,积极进行招商,已与10多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投资近5亿元、占地面积257亩、年产100万平方米新型石英石板材项目,投资3.3亿元、占地170亩、年产45万吨新型高耐蚀节能板材项目,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年产15万吨冷轧钢板项目……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纯电动汽车工业园等园区:在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里,一排排标准厂房雏形已现;纯电动汽车工业园区域内,拆迁工作积极推进,很快就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深刻认识到,工业园区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按照“一带、三片、六园区”的空间发展布局,高新区今年着力加快千亩新兴产业园、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纯电动汽车工业园和光电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力争全面完成这四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总面积20平方公里,积极“筑巢引凤”,打造项目落地新平台。同时,他们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作为园区建设主要目标,坚持园区建设、招商、安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充实加强四个园区建设指挥部,把好项目入园关,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低耗、低排、低碳“三高三低”为取向,加快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和园区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内入园项目饱合度达到60%。
同时,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高新区力争实现产业体系升级的大跨越。今年,他们继续落实好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整合工业扶持资金,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外延式扩张向集约化、内涵式发展转变。坚持一手抓存量提升,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能;一手抓增量优化,不断改善投资结构,大力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扶持电子与光电一体化、新能源与太阳能综合利用、先进制造业、生物工程、科技孵化、文化创意与传媒“六大产业体系”。
良好的平台载体,让高新区的新型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今年2月涉及先进制造、光电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商贸服务等产业的8个过亿元项目成功签约落户。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81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21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45.6%。全区有17家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过5000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42.8%;有38家企业利税过100万元。工业经济实现了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