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高新区紧紧围绕“力争年内跨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的发展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扎实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企业管理,加强运行调控,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81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增加值 9.1亿元,同比增长31.6%;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7.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21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45.6%。
骨干企业产值平稳增长,支撑作用日趋明显。35家重点帮扶企业实现产值16.33亿元、利税0.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分别是48.3%、5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过五千万元的企业18家,同比增加4家,实现产值17.72亿元,同比增长36.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2.4%;利税过100万元的38家,实现利税0.94亿元,同比增长36.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2.3%,对全区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技改投入占比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4个,共完成投资11.49亿元,同比增长42.3%,占全年计划22.1%,其中,工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3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4亿元;房地产及旧村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4.77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41.5%。15个市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一季度已完成投资6.29亿元,占全年计划23.2%。
今后,高新区将以纯电动汽车工业园、光电工业园开发为龙头,实现西部四大园区建设的大跨越,按照高新区“一带、三片、六园区”的空间发展布局,积极“筑巢引凤”,打造项目落地新平台,加快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和园区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内入园项目饱合度达到60%。以提升国家级孵化器为抓手,实现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大跨越,实现从侧重科技招商向注重培育孵化转变,从侧重技术研发向注重产业化转变,从侧重项目扶持向注重人才支撑转变,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乃至鲁南经济带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实现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大跨越。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实现产业体系升级的大跨越,坚持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优化,着力培育扶持电子与光电一体化、新能源与太阳能综合利用、先进制造业、生物工程、科技孵化、文化创意与传媒“六大产业体系”。以“西部•新城”、“盛世•沂城”两大商住开发项目为带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跨越,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市区“西大门”。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保障,实现发展环境与机制优化的大跨越,把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过程变为园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突出以“优”取胜,以“快”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