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临沂高新区“一企一策”扶优培强促跨越
   发布日期:2013-05-09

  

            骨干企业是工业经济的龙头、跨越赶超的“脊梁”。

  

  2012年,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包扶企业制度,扶优培强做大骨干企业,税收过千万元企业由3家跃升到8家,新增的5家企业全部在年初确定的32家重点包扶企业之列。

  

  尝到了包扶制度的甜头,今年年初,高新区将该项制度进一步深化延伸,优选了122家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强、管理团队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专项培育,逐一帮助企业扩规模、增效益、谋发展、促跨越。“我们的新厂区已经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就可建成投产,今年税收过千万元肯定没问题。”4月16日,记者在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施工现场见到了中瑞电子副总经理谢真,他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

  

  中瑞电子是高新区去年重点包扶的企业之一,主要研发、生产磁性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短短几年的时间,中瑞电子从50万元创业资金起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产品性能,快速成长,成为LG、飞利浦、三星、台湾力信、香港裕达、海信等国内外知名公司的配套商,去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上缴税收662万元。因为深谙“小船河里游、大船出远海”的道理,中瑞电子适时作出了稳健扩规、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资金、土地、管理等方面的难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列入包扶后,高新区包扶领导先后6次到该企业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探讨发展思路,最终确定内强素质,以上市公司的标准规范运作;外引技术,引进国际间合作项目抢占高端,并开始上马总投资2亿元的二期工程。近日,在包扶领导的协调下,3000万元投融资金到位,新厂区建设也紧跟着拉开了帷幕。未来5年,该企业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7个亿,实现税收1.7亿元。

  

  中瑞电子的壮大只是高新区扶持重点企业的一个缩影,重点包扶既让骨干企业看到了做大做强的希望,也掀起了高新区跨越发展的新高潮。如今,在高新区的122家包扶企业中,包扶领导纷纷走进车间厂房,对包扶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资料,了解企业状况,研究壮大措施,通过扩产能、改设备、开发新产品、对外合作、策划上市等不同方式加快企业规模膨胀步伐。

  

  根据包扶制度要求,包扶领导及时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给予协调解决,对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技改方案、用地指标、项目配套设施等,深入研究探讨,制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办法,做到在“包”上有方案、有重点,在“扶”上有措施、有成效,真正做到包到底、扶到位。重点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企业技改在人才、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裂变发展、规模膨胀。

  

  今年以来,高新区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确保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一批骨干企业提升发展,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进入新高潮。今年一季度,122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同比增长38.9%;实现利税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的88%,骨干企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我们通过落实重点企业包扶制度,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骨干企业,年内争取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8家,达到100家,其中新增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3家;新增纳税过千万元企业4家,达到12家,为高新区跨越发展夯实坚强根基。”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临沂日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周升海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