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高新区南白埠子村书记陆景华:让群众生活幸福美好是最大心愿
   发布日期:2013-07-01
本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周升海 陆洪才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这天,记者来到罗西街道办事处南白埠子村采访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陆景华,一位默默为村里奉献了自己青春和汗水的“好书记“。

         十三年前,南白埠子村是远近闻名的破烂村,村内房屋破旧、布局杂乱,几条仅有的道路还被猪舍、粪坑、柴火垛 “占领”着。不仅如此,当年的南白埠子村更是全区闻名的“上访村”,5年换了7个村支书。就是那时,陆景华临危受命,抛弃自己的“铁饭碗”,当上了村里的”领头雁”。于是,从治理村里的脏乱差开始,陆景华和他的“班子”开始了他们的“执政之路”。

          “2001年,俺村开始修第一条路,那会没钱,只能先把路给垫平,2003年,俺村修了第一条水泥路……”说起修路,陆景华开始给记者“絮叨”起来,“你看俺村的8条大街和15条小巷,现在可都是水泥路,这些都是群众出义务工,捐钱捐物和我们自筹资金修起来的。”说到这里,在村办公室的另一同志笑了:“记者同志,你不问问俺们陆书记这些年是怎么过年的!”

         这些年,因为修路没钱,陆景华要求村干部带头赊料,因为欠着料钱还不上,于是陆景华一到春节就出去“躲年”。 “2011年我终于在家过个安稳年了,因为这年除了村干部党员的欠账外,村里的外债全部结清了!”说到这里,陆景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路通了,心顺了,带领群众致富成了陆景华的主要任务。其实早在他上任的第二年,陆景华就开始试着养殖奶牛,因为怕不群众不接受,也怕群众万一养不好亏钱,陆景华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在陆景华的带动下,全村几十个养殖户一下子养了1000多头奶牛,南埠子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牛“村。如今,奶牛、肉牛、貉子等特色养殖,让越来越多的南白埠子村村民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        这两年,陆景华又开始“鼓捣“鲜切花种植,同样,他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国庆节附近,我这里种的百合、马蹄莲就能上市了,看看效益好,还得鼓励村里的百姓一起种植。”        “以孝治村”是陆景华管理南白埠子村的又一法宝。在南白埠子村,主干道两侧的古代二十四孝和现代二十四孝的墙绘非常醒目,除此之外,道路两侧一些有关孝道的标语同样教育着村里的每个人。去年年底,“南白埠子村第一届孝文化传承节——评选大好人、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活动”成功举办,村子里一时之间讲孝心、重孝道蔚然成风。        日前,陆景华被评为高新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不仅他自己高兴,南白埠子村的群众也为他高兴。在南白埠子村里走一圈,村民们都说:“陆景华是值得信任的好干部。”有这样的支书,群众心里踏实。在陆景华看来,“当党员就要像党员,当干部就要像干部。当村支书虽然不会给我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但带领群众致富能让我感到心里踏实!”

         面对组织和群众的信任,陆景华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南白埠子村带上富裕路,让村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今明两年还得想办法弄点钱,得把村里的小广场修起来,新农村不单是盖房修路,也得让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采访结束时,陆景华告诉记者他的小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