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日期:2013-09-09
今年以来,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迅猛提升,旺盛的科技创新活力带动了全区各项主要发展指标以35%以上的速度持续、健康、和谐发展。1至7月份,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7%,位居全市第一,完成高新技术投资5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投资占比67.5%,位居全市第一。实施技改项目73个,其中有12个项目列入市百项重点技改项目,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优先发展新兴产业,构建“5+3”现代产业体系。高新区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站在全市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市“10+6”产业推进计划的主战场之一。近日,为积极有效对接好市“10+6”产业计划,高新区结合“一城八区”建设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发展“5+3”产业,着力在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五大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三大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同时提升房地产、现代农业、纺织服装、节能环保四大传统产业。专门成立了台湾电子产业、科技服务外包专业招商组,坚定不移地做好科技招商工作。上半年引进的34个项目科技孵化,完成注册资本1.6亿元,引进项目质量比以往有了更大幅度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项目25个。6月22日,东湖产业投资基金整体收购沂星电动汽车、建设临沂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5年内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产值500亿元;快速推进的格力空调临沂格凌精密机械制造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各种空调压缩机配件480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2.8亿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大项目好项目,都为高新区持续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政策体制平台,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日臻成熟。今年以来,高新区逐步完善了支持科技创新的14项政策、26条服务措施,年初还兑现科技创新扶持资金500万元。10万平方米的创业园三期投入使用后,高新区的科技孵化中心孵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居省内高新区前列,定位了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孵化器、医药孵化器、综合孵化器和餐饮娱乐服务五个功能区域,能为企业、项目提供技术、科技中介、金融和生活服务,孵化集聚了软件开发、电子商务、文化传媒、动漫等创意产业和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中试、产业化链条,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8月底,科技创业园新入驻企业达70余家,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灵活机制,畅通人才、资金渠道。高新区发挥1000万元人才引进基金作用,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院校的联系,引进香港理工大学陶肖明教授,美国安康生物公司施同强、周令闻博士等12名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业,落地产学研项目26个。同时,高新区还大力推进区内高成长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组织博胜机械、卫康生物、掌中宝信息、亚特生态等四家企业与山东开来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推进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工作。目前博胜机械已与山东开来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挂牌协议书,卫康生物、掌中宝信息、亚特生态三家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中。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上半年,高新区共申报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4项;新增专利申请160项、授权专利59项。组织博胜机械、天创信息、凯通电子等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20家,占全市的六分之一。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3项,其中卫康生物“海洋生物功能糖肽系列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中瑞电子“高性能磁性多功能陶瓷材料产业化”两个项目入选省专项,入选量全市第一,技术支撑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后劲十足。 (记者 张萍 通讯员 盛丽 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