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永超 通讯员 李增鹏 盛丽)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高新区共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36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1亿元。其中,13个项目列为2013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32.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50亿元,13个新列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1-9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1.2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17.74%……
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数据无不体现了高新区努力构建“5+3+4”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项目推动战略,以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大发展这一工作思路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全力打造重点项目集聚平台,提升重点项目规模、质量和档次。明确园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围绕完善、延伸、壮大优势主导产业链开展对外招商,有重点地引导重点项目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中落地,持续放大集群效应。今年以来,新引进市外项目41个,合同引资额218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1个,过十亿元项目5个,过亿元项目28个。重点扶持一批主业突出、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项目企业,通过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包扶、“一企一策”专项培育,逐一帮助企业扩规模、增效益。不断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投资进度和建设质量。13个2013年市重点建设工业项目全部入驻相应产业园区,总投资132.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0.5亿元,平均单体年度投资规模在4.6亿元以上,分别比去年增长35.78%、30.2%、111%,其中8个工业项目全部是高新技术项目。
全力打造重点项目环境支撑平台,提升环境吸纳能力。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软环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软环境支撑。强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瓶颈,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发展硬环境支撑。高新区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工矿地复垦、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等有效手段,健全多元化的土地供应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腾出建设用地2400余亩,优先满足市级重点项目和区级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努力突破资金制约,提供金融支撑。做实做大高创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支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内企业的信贷支持,推进总规模10亿元的城投债券发行工作,有效保障政府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满足了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全力打造重点项目创新平台,提升项目建设内生动力。加快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建设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新引进科技孵化项目55个,落地产学研项目28个。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项,新增专利申请220项,授权86项,申报市级以上科技专项32个,获得资金扶持5975万元。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大幅提高了重点项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内生动力。
全力打造重点项目策划储备平台,提升重点产业发展后劲。从招商引资、企业扩张、科技孵化等渠道分类谋划项目,按照园区功能进行科学布局,做到土地集约、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足用好革命老区政策和西部经济隆起带政策,储备、申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争取省市在我区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已策划储备过三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183亿元,平均单体投资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7个,服务业项目4个。积极提前谋划明年省市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根据高新区项目招商入园情况,在做好2014年市重点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基础上,计划策划、包装、储备省级重点项目2个,分别是临沂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格力空调配套产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