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正文
高新区:民生财政顺民意赢民心
   发布日期:2014-07-19

□本报记者 胡跃东通讯员 盛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新区积极实施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在财政支出上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今年上半年,全区公共预算支出2.6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3%,财政支出重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38.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70.6%,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民生,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高新区在工作中始终把民生这面镜子摆在中心位置,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了解群众最期盼什么,最不满意什么,应该在保障民生方面做些什么,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优化居民生活环境。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城乡建设指挥部,完善规划,加大投入,以环境提升促进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启动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数目达到7个,总建设户数达到3212户。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5所学校和幼儿园,新建1所区级敬老院、6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处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资金由区财政每处按照100-15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建成后将在全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平台。此外,高新区还计划投资1.6亿元改造修建俄黄路、金山路、双月湖路等11条道路。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各项救助措施。结合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实践活动开展规范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专项活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区低保人员进行彻底核查,一方面建立党员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杜绝“关系保”、“人情保”,一方面将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2700元,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了60%,采取政府救助为主、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办法予以救助,共发放低保资金122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5万元。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管理,方便居民就医问药。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累计网上统一采购基本药物314.08万元,药品让利约62.8万元。落实各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27名妇女免费发放叶酸3762瓶,为全区373名农村产妇发放了每人350元的分娩补助,完成两癌检查610例,对该区所有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推行“三增一禁”行动,推行“五好服务”,严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加塞挂人情号,确保了医疗的公平性,并从服务流程、态度、语言、技术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整改提高,努力满足辖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并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此外,高新区还针对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大力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将已列入计划的需投入3000万元的市民广场项目取消,资金全部投入到村级公益事业中,另外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连投3年,用于兴办群众反映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同时,削减机关“三公”经费,省出来的钱全部投到农村,按照每村每年平均5万元的标准列支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今后,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监督管理工作。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追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