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新区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特种金属软磁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山东中瑞电子有限公司正式上马。这是高新区有效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新渠道,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积极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国际化产业高地而取得的新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抢抓历史性机遇,瞄准重点国别重点地区主导产业链高端、整机和终端、前沿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三大方向,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国际合作产业化项目,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计划3年时间内,新上投资过3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服装纺织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是高新区行之有效的做法。高新区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巧借全球领先的研发优势,将孵化成型的高新技术引进来,与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结合,加速实施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快速裂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在意大利科研机构研发的喷杆、风送(车载、自走、悬挂)式高效环保喷雾机项目签约入驻高新区实施产业化,这是由高新区提供政策和场地支持、意大利Favaro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项目。该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后,意大利专家团队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为项目产业化提供“保姆式”服务。
高新区依托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与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国内一流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天然药物的研究、纳米新材料、电子新材料、新型金属合金材料等领域,与国外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已与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目前,全区已拥有国际合作研发中心4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市级以上研发中心83个;累计引进10多个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团队、100多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引进泰山学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2人、院士4人。 (记者 付然锋 王永超通讯员 李增鹏 刘金平)【《临沂日报》 2015年10月19日 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