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与廉自古便紧密相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以茶养廉”的观念,当代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也曾提出了“廉、美、和、敬”的茶德观。
历尽艰辛成极品,自甘恬淡散清香。一杯好茶需经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过程,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习好艺做好茶。同样人行于世,居敬自守,才能做好人成好事。数百年前,一片片“东方树叶”从武夷山下梅村出发,远销世界。作为“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因茶而起,因茶而兴。茶业繁荣,离不开茶商们精行俭德、持义仗信的处事原则。
观茶论道方知岁月深浅,思责悟廉始明人生浮沉。理学大儒朱熹以茶寓理,铁面御史赵抃以茶养节……古往今来,茶以其君子品格也多被文人骚客赞叹。
茶中有世界,茶中有生活,独具特色的武夷茶俗和茶事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成为交流互鉴、相知相通的文化媒介,走出国门,联通世界。
近年来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茶桌访民情、茶席化纠纷也逐步成为监督护航民生、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党员干部要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冲泡,以清廉自守的品格和亲民务实的作风,让一缕茶香浸润千家万户。